假扮“上海阿姨”折射出的真问题
来源 : 爱君家政
| 编辑 :上海爱君总部
| 2017-01-08
今年春节“保姆荒”迫近,“上海阿姨”由于居住上海渐渐走俏起来,而高出外地阿姨一筹的薪酬,又让那些熟知上海雇主心理的苏北、宁波、山东阿姨感到商机。一身“上海阿姨”打扮,讲一口流利的上海话,无论从外表还是言谈中,相像的长相、话语和腔调更让她们喜出望外,于是,假扮成“上海阿姨”成了她们多赚钱的窍门。一些“老苏北”、“老山东”已经成功假扮“上海阿姨”,并敲开了上海雇主家的大门。
由于受消费、饮食、卫生等习惯的影响,上海雇主非常钟情本地保姆,无可厚非;可苏北、宁波、山东阿姨假扮成“上海阿姨”成了她们多赚钱的窍门,却折射出家政市场的真问题。
其一,一个规范的保姆公司的保姆一定要有“三证”(身份证、务工证、健康证)。这些假“上海阿姨”入职时公司没有查看三证,甚至连身份证都不要,不然为何连她们的来自哪里都不知道呢?给假扮成“上海阿姨”欺骗雇主找到时机。可见家政服务行业的门槛过低,这些家政公司缺乏正规化的管理,扰乱了家政市场的生存秩序。提升家政公司的正规化经营刻不容缓。
其二,从苏北、宁波、山东阿姨假扮成“上海阿姨”中折射出保姆市场仍存在地域歧视,如果不管是哪里来的保姆,只要服务质量好都会受到雇主青睐,又何必假扮成“上海阿姨”呢?地域歧视不利于建设诚信友爱的和谐社会和不利于形成各尽其能、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局面。地域歧视是经济发展的“污点”,需要媒体的积极引导以及政府部门的不懈努力逐步消除。
分享到: